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年1月~年1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患者例(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聚乙二醇组、聚丙烯酸组、玻璃酸钠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其他三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加用聚乙二醇滴眼液、聚丙烯酸眼胶、玻璃酸钠滴眼液点术眼,每天4次,给药1个月。观察比较各组患者术后1、2、3、4周的干眼症状、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Ⅰ实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术后4周的治疗效果。
结果:四组不同时期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Ⅰ实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玻璃酸钠组干眼症状评分最低,泪膜不稳定患者及SchirmerⅠ实验阳性患者比例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不同时期角膜荧光素染色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四组临床总有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玻璃酸钠组总有效率达%。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可能对泪膜有一定影响,引发干眼症,应用常规治疗联合人工泪眼治疗效果较优,特别是玻璃酸钠滴眼液较其他药物疗效更优。
刘晓熹(医院临床体检中心,重庆,)
中国医药导报年12卷36期-,页
本文献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复制、分发这些文献或者以其它方式把它们用于任何公开或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