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干物燥还是你太干燥

“太热了今天,记得带上水。”

“多喝水,夏天水分丢失太多,别中暑了!”

“怎么每次人家感冒你就说多喝水,没趣!怎么当男朋友的?”

“睡前还是要喝点水,不然又渴醒了。”

“女人是水做的,宝贝,天气热还是多喝点!”

“眼睛好干,下班后买眼药水去。”

“这老太婆咋最近牙齿掉的这么厉害呢?唉,老了老咯!”

“老头子!我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犯了!痛死了!医院去!”

······

时间如白驹过隙,前不久已是立夏。大家有没有觉得上述这些话语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了。这些话语听起来没什么问题,一些很正常的生活场景用语。毫无疑问,水属于生命之源,炎热的夏季应适当多喝点水。但是有些干燥并不是喝水就能解决的。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打电话过来说他母亲老是口干,间有眼干,情况已经持续了大半年。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些不适应该是生理性的眼干、口干。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腺体的退行性改变,大多数老年人都会有。再者,他母亲没有糖尿病史,我医院了,这事当时也就这么过了。

2月后,他再次给我打了个电话,说起老太太近况。她自觉症状加重,夜间常常口渴而醒,影响睡眠。近1个月进食食物时常需要借助喝水来吞咽。医院,被诊断为“干燥综合征”。

说起干燥综合征,很多人会问,啥是干燥综合征?口干、眼干就是干燥综合征了?答案肯定不是的。

在临床中常见的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眼干症

②口干症

③干燥综合征。

眼干症

眼干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合并动力学异常,进而泪膜稳定性下降,同时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一类疾病,俗称“干燥性角结膜炎”或“角结膜干燥症”。

常用的临床不适症状:

眼部干涩、眼痒、异物感、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容易疲倦。长期泪液不足,会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一些患者可有流泪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者可有眼睛红肿、充血、角膜上皮受损,导致角结膜病变,影响视力。

引起眼干症的病因复杂,可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

①生理性病因:长时间的看手机、打游戏、玩电脑,或者驾驶员,由于眨眼次数明显减少,导致泪液分泌量下降。还有常年戴隐形眼镜的朋友们也要注意了,这也是干眼症的原因之一。老年人因为泪腺分泌功能的下降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生理性的病因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作息时间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辅助使用一些眼药水改善不适症状。

②病理性病因:主要还是眼部炎症以及干燥综合征。

病理性的需要进一步到眼科或者风湿免疫科进一步检查。

口干症

口干在大多数中老年人中都有存在的情况。但我们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因为口干往往是一些疾病的口部体现,比如糖尿病、甲亢。引起这口干的常见病因也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

1.生理性病因:

1)熟睡中常张口甚至鼻、口同时呼吸,这样导致口腔内水分蒸发过快,醒后唇干舌燥是常有的事

2)老年人因年龄的问题腺体萎缩导致口干

3)当人在紧张、抑郁、情绪不稳定时也可出现口干情况。

4)也有放化疗后的患者,因为放疗可导致唾液腺细胞的破坏,导致口干。(临床中见过一位因鼻咽癌长期行放疗的患者,查体见皮肤僵硬、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常诉咽干、口干。)

2.病理性病因:

1)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整个机体处于高渗状态,口干是难免的。

2)干燥综合征等免疫系统疾病,自身炎症可导致口、鼻部的腺体细胞的破坏。此外由于唾液分泌明显减少,口腔的自洁能力差,龋齿发生的概率自然高。

长期口干者,医院行进一步检查予明确诊断。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Sj?grensyndrome,SS)是以全身外分泌腺,尤以泪腺和唾液腺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外分泌腺体外,还可累及其他器官并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

据流行病学统计,该病90%多见于女性。成年女性患病率为0.5%-1.56%,男女比为1:9-1:10。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发于30-60岁。此病为一种常见的免疫风湿病。

SS可以分为两类:

①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即不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②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常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病等)

S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多认为与遗传、感染、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①口干因唾液分泌减少所致,患者常饮水,严重者可出现进食困难。具有特异性的表现有脱发、龋齿。

②眼干为泪腺分泌功能低下引起。常有眼部干涩、异物感、可有角膜溃疡、穿孔,严重影响患者视力。

③皮肤黏膜皮肤可有干燥、瘙痒,鼻腔、阴道干燥。伴或不伴荨麻疹样皮疹,严重可有皮肤溃疡出现。

④关节肌肉70%-80%的患者可有关节痛的出现。约10%可有关节炎表现。尚可有肌无力、肌酶谱、肌电图的异常表现。

⑤呼吸50%可有肺泡炎症,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肺间质纤维化,肺功能异常,胸闷,憋喘情况。

⑥消化可有吞咽困难,部分患者由于腺体分泌减少,可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还可有肝功能的损害,转氨酶升高,肝脾肿大等。

⑦肾脏约50%患者可有远端肾小管损害,导致肾小管酸中毒。可表现为周期性低钾麻痹、肾性尿崩症,严重者可有肾小球肾炎。

⑧淋巴组织增生多为良性增生。但这部分患者患淋巴瘤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

临床上常用的检查项目有: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球蛋白、尿PH。唾液流率、腮腺造影、唇腺活检、眼睛角膜染色、结膜活检、泪膜破碎时间等。

年ACR诊断标准

具有SS相关症状/体征,以下3项检查满足2或2项以上:

①血清抗SSA和(或)抗SSB抗体(+),或类风湿性因子(+)同时伴ANA大于等于1:

②唇腺病检提示淋巴细胞灶大于等于1个/4mm2(4mm2组织内至少有50个淋巴细胞集聚)

③干燥性角结膜炎伴OSS:染色评分大于等于3分

注:必须除外:颈头面部放疗史、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艾滋病、IgG4相关性疾病等。

对于SS的治疗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当前的治疗目的主要是预防因长期口干、眼干造成的局部损害及并发症的处理。

SS的患者生活中应该戒烟、戒酒、避免服用引起口干的药物,平时保持口腔的清洁,预防龋齿的发生。医院进一步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

SS患者预后看病情是否继续进展,若同时合并几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出现多器官受累情况,那么这种预后是比较差的。

确认过眼神,你现在了解了SS了吗?

医院风湿科

简介

河南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依托于院本部的雄厚实力而建,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突出中医特色”为专科发展方向,以规范化诊治各种风湿病为原则,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药与西药相结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利用中医在治疗风湿病中辨证论治、减毒增效的特点,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将两者合一,扬长避短,总结出了一套治疗风湿病行之有效的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病、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干燥综合征、成人斯蒂尔病、银屑病关节炎、白塞氏病、反应性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等风湿免疫疾病。

科室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为每位患者量身制定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合理的饮食调养和运动康复方案,进行专业知识的普及和讲解。同时将服务延伸到院前的预防、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和院后的随访、心理咨询等方面,打造科室品牌,真诚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01

业务范围简介

1、类风湿关节炎、成人Still病、Felty综合征、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2、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

3、干燥综合征、老年干燥症;

4、强直性脊柱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赖特综合征、银屑病(牛病癣)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

5、系统性硬化症、局限性硬皮病、雷诺氏病;

6、皮肌炎、多发性肌炎;

7、痛风、高尿酸血症、假性痛风;

8、骨关节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

9、纤维肌痛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产后风湿;

10、白塞氏病、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结节性红斑、脂膜炎、抗磷脂综合征;

11、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未分化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

1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自身免疫性肝病。

13、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疾病;

14、颈、肩、腰、腿疼痛疾病。

特色疗法

在中、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熏蒸、督灸、拔罐、游走罐、针灸、中频脉冲、红外线治疗、中药塌渍、中药热奄包治疗、药物离子导入、耳穴埋豆等中医传统及现代理疗手段。

郭洪涛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长驻专家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风湿科业务主任

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白塞病、皮肤炎/多发性肌炎、骨性关节炎、结缔组织病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及其研究。

张培富

名誉副院长

副主任医师

援疆优秀专家,年参加工作,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37年,曾外出进修学习五年,发表论文十余篇。擅长四肢骨折的内外固定及复合伤的抢救治疗。主治:骨病、骨坏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及骨质增生性关节炎等常见病、多发病。

坐诊地点:北院区门诊四楼

联系

邢明祥

主治医师风湿科主任医政科科长

大学本科毕业,对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应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痛风、高尿酸血症、假性痛风、骨关节炎、骨质增生、关节退变、骨质疏松症、纤维肌炎、肩周炎、筋膜炎、脂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有独特的治疗方法。

坐诊地点:北院区门诊四楼,坐诊时间:每周全天

联系

王为主治医师

王晓东住院医师

唐爱梅住院医师

袁蒙蒙住院医师

周艳霞住院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治疗白癜风用什么方法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oyutaiisland.net/zzbx/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