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治了一例干眼症,疗效尚可,报告出来供大家参考。
病人患干眼症已一年多,需每天滴人工泪液,否则眼睛难受。医院就诊,被告知只能手术,且手术效果只能大概保持半年,半年后会复发。这……这不是坑爹吗?而且眼睛那么重要那么脆弱的部位,万一手术中你手一抖……所以,换中医治吧。
中医就一定疗效好吗?不一定。现在治病是看运气的。如果你碰到一个水平不错且比较负责任的医生,恭喜你,你可以去买彩票了。如果你多说一句话医生就嫌烦,或者病人进去还没三分钟就开始处方,甚至一边把脉一边处方,那我建议你别去抓药了,省点钱吧。如果是名为中医实则西医,开的方子没基本辨证结论,只是堆砌相关药物,比如治咳嗽就把有止咳作用的药堆出二三十味,也省点钱吧。把这钱拿去吃一顿烤鸭,或许人会更舒服。
扯远了,回归正题。
患者就诊时面色萎黄而暗。眼睛干涩,且有点昏花。早起觉口渴。容易急躁,轻微口苦。且容易上火,比如腿上长疖子。听力也差。月经量少。明显怕冷,30度的气温下还得穿秋裤,且晚上睡觉要穿袜子,否则脚底板很凉。饮食多而易饿。小便黄,有异味,白天次数多,但不起夜。大便基本正常。
观其舌,薄白苔,后部隐黄,前部苔少,且见小裂纹。齿痕大而多。舌下静脉紫。切其脉,右尺沉弦缓,力弱;左尺沉弦,重按力减;左关弦细,力尚可。
尺脉如此说明什么?左尺沉弦,按则力减,说明肾阴不足;左关弦细,则肝阴不足。阴不足日久,则拖累阳,所以肾阳亦虚,所以右尺脉沉弦缓,还力弱,人则怕冷。舌头有裂纹,说明阴虚的程度较重,已经到了精血亏损的地步。肝开窍于目,阴血亏损,精血不能上注,所以眼干且昏花。治疗应益精填髓为主,兼顾温肾。
但是,如果只是这样,还不能算彻底“治本”。为啥子?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还应健脾,促生气血,从而培土养木。且病人右关脉弦细缓,也有脾虚之征。故,健脾不可少。从另一个角度说,健脾也可防熟地等药滋腻脾胃。后来的疗效也是多方面的,不仅干眼症好了,而且怕冷、打嗝、腿乏、体惫等症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处方以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加用制黄精、枸杞、菟丝子、当归、白芍等补血药。五剂而眼干略有好转,又六剂则可以肯定疗效了。后来加杜仲、肉桂等药,以温肾驱寒,同时取阳中求阴之意。
后来因口干无明显改善,换用一贯煎合四君子汤,七剂有显效,早起喝水由两杯变为半杯。此时服药已37剂,眼睛已大为好转,可摆脱人工泪液,虽然一日内有两个小时仍觉眼睛干,但已可忍受。后续尚需巩固,但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