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乳腺增生?怎么辨别是否有乳腺增生呢?
一,西医眼中的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正是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引起机体气机失衡,激素分泌紊乱,雌激素升高和孕激素降低造成乳腺结构紊乱,而引起乳腺组织异常增生胀大。
很多女性由于高龄未婚、不育、性生活失调、人工流产、离婚独居、抑制哺乳等原因,乳腺不能有正常的、周期性的生理活动,内分泌紊乱,冲任生殖轴遭到破坏,很容易生出乳腺疾病。
二,中医眼中的乳腺增生
中医称乳腺增生为乳癖。
中医认为肝肾两经与乳房关系最密切。
首先是肝郁气滞,其次是冲任二脉失调。
肝郁气滞、情志内伤是乳乳腺增生的发病的重要因素。平素情志抑郁,气滞不舒,蕴结于乳房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气横逆犯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挟痰结聚为核,故乳中结块。
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也是引起乳癖的重要原因。肾为五脏之本,肾气化生天癸,天癸激发冲任,冲任下起胞宫,上连乳房,冲任之气血,上行为乳,下行为经。若肾气不足,冲任失调,气血滞,积瘀聚于乳房、胞宫,或乳房疼痛而结块,或月事紊乱失调,这就是中医对乳腺增生的认识。
以上为您介绍的便是中医角度乳腺增生居高不下的原因,一般来讲,乳腺增生分为乳腺小叶增生、乳腺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等等,其中乳腺小叶增生是乳腺增生的初期阶段,症状不太明显,如果这时尽快治疗的话,那么治愈的几率是很大的,病情越发展,治愈率就越低。
千万不要轻信误信乳腺增生不是病,不要治疗的误人鬼话,这就是不负责任的医生表现,他的老婆或她自己乳腺长个包块,你信他(她)们急不急!保证急,比哪个都急!
他(她)们肯定也会找中医治疗,因为西医治疗乳腺增生至今还没有好的办法。
三,乳腺增生的临床表现为:
1、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2、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
3、情志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4、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5、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胁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则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
四,中医对乳腺增生辩证分型:
1、肝郁气滞型:
月经先期或行经期乳房肿痛,随喜怒消长,一侧或双侧可扪及大小不等的串珠状节结,肿块多为绿豆大步节结,或成粗条索状。质韧不坚硬,按之可动,不与深部组织粘连,境介不清,月经周期不足,经量较多,胸闷暖气,精神抑郁,心烦易怒。
2、冲任不调型:
乳房有肿块,经前或经期疼痛加重,经行后减轻或消失,经期多后延,经痛不剧,经量少,身倦无力,腰酸肢冷,少腹畏寒,日久失治者,少数可发生癌变。
五,自我检查乳房是否健康
1,仔细观察每一侧乳房的外观,大小、皮肤颜色或者乳头颜色的变化,否有湿疹,或者皮肤是否出现凸痕,乳头高出的差别,乳头有无液体或者血液流出。
2、抬起一侧手臂看另外一侧乳房是否正常随之抬起。检查乳房与腋下结合部有无异常。双手牵过头顶,身体转向一侧反复观察乳房的侧面,然后观察另一侧。
3、双手放在腰部,用力按压胸部肌肉紧张起来,是否有不同以往的线条,异物突起。
4、先摸乳房,再按腋下,用中指和食指的指腹,顺着一个方向全面检查乳房。
5、用食指、中指和拇指轻轻地提起乳头并挤压一下,仔细查看有无分泌物。
6、将右臂放在头底下,用左手检查右侧的乳房是否有肿块,同样检查左侧的乳房。
中药调理是治疗乳腺增生的重要手段。五行中医养生馆马天长主任医师治疗乳腺增生经验十分丰富,他有四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家传密方。并且,他还拥有祖传五代的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权的《海马痛消膏》,具有理气散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拔脓生肌功效。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慢性乳腺包块、乳腺增生疗效特别好,比打針輸液都见效快,治愈率高。
欢迎大家来馆咨询,平时生活上也要保持良好情绪,作息要规律,避免辛辣食物,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内外调理,有助于康复,根治乳腺增生不复发。
世界万般皆浮云,唯有健康属自身!养生是个责任!养生是种习惯!养生须坚持,健康靠自己!
相信马天长,健康好运来!
咨询养生酒、膏滋、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