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干眼病呢?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包括干眼症、干眼病及干眼综合征等。我国现有的流行学研究显示,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1%~30%。干眼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老龄、女性、高海拔、糖尿病、翼状胬肉、空气污染、滴眼液滥用、使用视频终端、角膜屈光手术、过敏性眼病和部分全身性疾病等。
引起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与电视、电脑接触得越来越多、长时间面对荧光屏,过度阅读,是干眼症的首要危害因素。调查证实,每天在电脑前工作3小时以上的人中,90%的人都患有干眼症。而在未来5年中,干眼症患者人数还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上升。另外,在空调、吸烟室内都可诱发和加重干眼症状长时间戴隐形眼镜也容易得干眼,这是由于隐形眼镜很容易吸附水分,从而导致眼球表面脱水。
主要临床表现
?眼球表面干燥
?眼部有异物感
?眼部有灼热感或刺痛感
?眼部出现黏丝状分泌物
?基本泪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从而造成常常流泪
?眼睛红肿,充血
?畏光
?长期使用电脑或阅读后出现视力模糊
?隐形眼镜配戴困难
在一些干燥的环境下,干眼症患者的症状会愈发严重。例如,飞机舱内,带有空调的室内或低湿度的气候环境(沙漠)。同时,暴露在烟尘的环境中,也会加重眼部症状。
干眼严重程度分类
按严重程度,干眼可分为轻、中和重度。
①轻度:轻度主观症状,无裂隙灯下可见的眼表面损害体征;
②中度:中度主观症状,有裂隙灯下的眼表面损害体征,角结膜荧光素染色阳性,但经治疗后体征可消失;
③重度:重度主观症状,有裂隙灯下的眼表面损害体征,角结膜荧光素染色阳性,治疗后体征不能完全消失。
干眼病的预防
注意眼睛保湿是最好的预防方法。要注意用眼习惯,定时休息,连续在电脑荧屏前的时间不宜过长,每隔1小时就要休息5-10分钟,尽量在空隙时远眺让眼睛放松。眼睛是向内、向下看的,所以在休息时,尽量让眼睛向左上方和右上方看。人在休息时,也要活动颈部和肩部肌肉,因为颈部肌肉僵直紊乱会影响视力。学生还要注意膳食结构,多补充维生素A、C、D,多吃胡萝卜、水果、海产品等。
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是预防眼睛干涩的有效手段。首先要避免长时间操作电脑,注意中间休息。通常连续操作1小时,休息5至10分钟。休息时可以看看远处或做做眼保健操。其次要调整好显示器与眼睛的距离和位置,建议距离50至70厘米,位置略低于眼水平线10至20厘米,显示器的亮度也不要太亮,调节到最大亮度的一半就可以了,以看得清楚内容但比周围物体稍暗为宜。另外,长时间使用电脑时,最好不要戴隐形眼镜,以免加剧眼睛的干燥程度。
日常生活注意眼保健,可以预防眼睛干涩,若发病症状也会减轻。方法是平时用眼得当,注意精神放松,感到眼睛疲劳时进行适当休息。家里的电视机、办公室的电脑都不应该摆放在高于眼睛水平的位置,因为眼睛水平视物不容易疲劳,对眼睛的损耗小。电脑最好要有防辐射屏幕保护。在计算机前工作的干眼症高危人群,应该常备眼药水,定期补水增加眼睛湿润,维持功能正常。
如何治疗干眼病
治疗干眼症最好的措施就是综合措施,先找出病因,从病因着手,阶段病原,再次基础上,在按量补充人工泪液,泪液很缺乏的患者,医院作可逆性泪液封闭术,让有限的泪液保留在结膜囊内,时角膜保持湿润,减轻人工泪液的频次。不是很严重的自己可适当的点泪液,经过治疗没有发现其好转甚至病情加重,医院请医生治疗。在此,医院眼耳鼻喉科提醒大家,选择滴眼液需谨慎,切忌乱点眼药水,如有眼部不适,应及时就诊。目前我院眼耳鼻喉科已开展了干眼病的规范治疗,欢迎广大干眼病患者前来诊疗。
编辑:罗杨
联系—
投稿邮箱: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