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天寒地冻,万物枯萎,气温已经降到零度左右,现在我市全面供暖,空调也开始普遍使用。
虽然外面天寒地冻但是室内却格外温暖,
在室内待的时间过长大家是否有这些难受症状:烦躁、皮肤及鼻咽干燥、胸闷、头晕眼花、出汗、血压改变、尿量减少、流鼻血、胸闷、软弱无力等。而且更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很折磨人的皮肤病或诱发脑血管病、心脏病。
有上述症状的就有可能是“暖气病”,但“暖气病”不是真正的疾病,而是由供暖引发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为了预防暖气病,舒适温暖的度过冬天,为大家推荐几个预防措施:
1.注意开窗通风
冬季应注意开窗通风,一般每天不少于2次,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注意避免对流风)
2.补充水分
每天需要饮水―毫升,除喝水外,选择一些果蔬和不咸的汤粥,补水效果都不错。预防“暖气病”,可以多吃一些湿润并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蕃茄、豆腐、银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饮或少饮酒。另外,日常饮食讲究的也是干稀搭配,从三餐中获得―毫升的水分并不困难。
3.控制室内温、湿度
一般室温控制在18-24°C,湿度50%-60%为宜。保持湿度可以放一个水盆或是加湿器,都是不错的选择,加湿器里不要直接加自来水,因为自来水里含有微生物,容易产生出白色粉末,不但污染室内空气,还有可能诱发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最好加纯净水,或者把自来水烧开,等凉到30℃左右再加入。还可以养一些绿色植物,一般一个房间一两盆即可,如绿萝,常春藤之类的,不仅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4.多眨眼,注意休息,预防干眼症
冬季天干物燥,会影响泪液的循环,造成干眼症,眼结膜干燥易增加患“红眼病”的风险。在工作间隙,先远眺2分钟,再做1分钟眨眼运动,60次左右即可,最后闭目休息2分钟。
5.多吞咽津液
中医认为唾液为肾之液,能滋润毛发、五官和濡养脏腑、骨髓、脑髓。每天早晨可微闭口唇,舌抵上腭,当口中唾液增加到一定数量时,便可将其慢慢吞咽,反复3~4次,可增强免疫力,缓解“热病”的不适。
6.注意精神情绪调养,适当锻炼
一般可以选择慢跑、骑自行车等。最好的调养方式就是要睡眠充足,早睡晚起。同时,要注意多晒太阳、加强体育锻炼。周末可以去户外散步,有助于保持乐观情绪,神志安宁。但此阶段运动健身的活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剧烈,以微微出汗为宜。
供稿
质控科韩璞琦
图片
来源于网络
编辑
秦莹
责任编辑
陶青云
校对
刘守荣
审核
王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