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宅家时光,
美食不断,运动又少,
油脂堆积,摸摸小肚腩,
是不是又在感叹“每次宅家胖三斤”?
年轻群体们耐不住“肥宅”模式,
开始居家健身,
但部分锻炼小白没热身就剧烈运动,
结果发生了膝关节损伤;
也有坚持“不动”模a式的,
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要当心了,
长期久坐不动可能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
有大伯因此进了ICU;
还有过着“超长寒假”的孩子们,
在线上课或在线摸鱼,
避不开的用眼过度导致眼干涩,
常揉眼睛被家长误以为多动症
……
女生玩体感游戏扭到膝盖
严重的话可能是半月板撕裂
一位24岁的姑娘近日线上“我在家用switch跳舞把膝盖扭了,肿起了一大块,走路酸痛,腿伸也伸不直,我是不是骨折了?医院?”
她发了照片,右侧的膝盖已经肿成左边的快两倍大。
经询问,她没热身就连续跳了近一个小时,跳跃屈腿动作比较多,然后,扭伤了。
(网络配图与文无关)
“不要再尝试伸直腿了,轻则关节扭伤,重则半月板撕裂,少走少动,不要长时间盘腿,膝盖保持功能位(稍微弯曲些平放,约°钝角弯)。”
浙大二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王卫解释,如果是门诊,可以通过触诊、转动确认有无扭伤,也可做核磁共振排查有无半月板撕裂,建议先在家休养观察下,可用红花油和喷雾剂缓解肿痛,不能再剧烈运动了。
如观察几天后发现膝关节肿胀、疼痛加重,甚至伸直、弯曲均有困难,应当停止相关健身运动,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评估。
天气放晴转暖
要出门锻炼的话
记得热身和循序渐进
最近一周气温升高,
阳光普照,
很多在家憋久了的人忍不住要出门锻炼了。
但多数人已经长时间没有运动了,
而由于肌肉的耗能量比较高,
在不运动的情况下,
身体不需要那么高的能量消耗,
可能会有一定程度萎缩。
王卫主任提醒,跑步前的热身一是活动开关节,二是拉伸肌群。“关节是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因而各个关节都要活动到。”
首先是膝关节,可以摇晃活动膝盖;然后踝关节,脚尖点地摇晃腿部,再是髋关节,手扶髋转动腰部,再是腕关节、颈椎等,都转动润滑下,最后做15个深蹲,就可以开始跑了。
拉伸动作运动前运动后都建议做,可以缓解酸痛,让线条更好看。
“如果很久没运动了,建议不要一下子就开始对抗运动或剧烈长跑,可以快走和跑步交叉进行,即使身体素质不错,也建议循序渐进地恢复运动。”
60多岁大伯每天只走一两百步
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
前两天,
医院血管外科接诊了
一位60多岁的大伯,
已经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了。
这位大伯入院时脚肿、胸闷、呼吸困难,氧饱和度只有百分之八十几,比有些肺部感染患者还要严重,医生立刻给他做了手术,在下腔静脉加了网,防止血栓掉入肺里,然后再把下肢的血栓取出。大伯术后还在ICU里作进一步治疗。
据大伯的家人说,他脚肿的状况已经持续三天了,整个春节因为不能外出,每天都坐在沙发上,日均步行不过一两百步。
蒋主任提醒,下肢深静脉血栓症往往是急性发病,有心血管疾病基础的患者尤其好发,如下肢静脉曲张、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等,但不是绝对的,临床上也常见没有任何心血管疾病基础的患者。
“久坐或久卧不动是血栓形成的明确病因。”蒋劲松主任提醒,血栓很危险,但可防,大家长期居家时一定要每天记得多喝水、多动动。
多喝水能够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发生的几率。
活动量每天都应该有,但老年人也不用很剧烈,定期每隔一个小时起来走走、做做操,几分钟就好,可以对血液流通起到很好的作用。
医生提醒,若有了明显的脚肿、下肢疼痛症状,医院诊治。
超长寒假
孩子们也有干眼症状了
家长不要以为是多动症
超长假期带来的用眼过度问题也不少。
在线上咨询中,
许多人询问如何缓解干眼症状,
其中还有不少是小孩子,
表现为“眼睛干、疼,经常眨眼睛、揉眼睛”,
有家长甚至问:
“我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视光部主任倪海龙说
这个被迫延长了寒假导致孩子们都得在家线上上课,
电子阅读时间及不正确的用眼姿势都超过了往常,
容易出现干眼症状。
干眼症原本是在中老年群体中更加多发的,因为它和年龄、泪腺分泌功能及糖尿病风湿病等一些全身器质性问题及用药等相关,近年来门诊中有干眼症状的小孩子数量一直在上升,因为常揉眼睛,有些家长会误判为结膜炎或多动症,其实不是。干眼者通常会出现眼烧灼感、异物感、痒等,会出现视力波动模糊感,一些人还伴有眼酸胀眼痛等。
“不过短期用眼过度引起的干眼症也只是一个短期症状。”倪主任提醒,干眼其实是个综合征,短暂性的干眼症状是不会实质影响视力的,通过改变环境和用眼习惯就能有效改善——
建议在学习工作时,开一下房间里的主光源,房间里的湿度也要注意,别太干;用眼时间遵循“20、20、20”口诀(阅读、书写、看手机及电脑等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6米外远方至少20秒以上放松下);此外还可以补充下维生素A,有助于干眼症。
疫情当下,
医院看眼病。
给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的
自我判断眼睛健康的方法:
首先观察,手按一下眼睛四周是否有压痛,眼睛红不红,眼皮肿不肿,有没有黄白色的分泌物及干痒等,如果以上都是否,再自测看远看近是否都看得清晰,看得舒适持久,那基本可以确定有没有器质性病变。
普通眼部不适,家长可先通过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来解决。
小坊再提醒一下
现在还是防控疫情期间,
朋友们应该尽量减少出行,
宅在家也不等于不动
有空做做广播体操,
走到窗口看看“野眼”
健康居家,你有啥好方法?
—END—来源:都市快报
编辑:小土方
--推荐阅读--
↓↓↓
点亮分享给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