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朋友留言问对激光矫正视力手术怎么看。这个我看没有用,先讲故事,再列数据。
93年激光手术进入中国,第一批小白鼠也有二十多年!后遗症和长期效果的数据比较充分了。今天我们就干货个科普。
网上好多帖子都有发帖讨论,大家不用质疑客观性,因为没有直接受益人不涉及利益冲突,所以没有水军可疑性。
1
概括:无后遗症,效果持续10年,运动无大碍,无反弹
评分:10分
年做的手术,已过10年。术前闪光+近视度。现在视力正常,晚上还是有一些微弱的闪光。
术后很爱惜眼睛,依然喜欢运动,运动时没有任何不适,目前还没发现不良反应。
2
概括:后遗症:干眼症,重影,无反弹。
评分:7分
近视八百度。手术是年做的,术后视力恢复到了1.2.。
不良反应最严重就的是干眼症,早上醒来睁不开眼。一睁眼就会疼,睁眼一刹那看到的世界是被黑条纹撕裂的。这时得滴眼液。
3
概括:后遗症:干眼症,8年后反弹。
评分:7分
14年前家母做过这个手术,术前视力0.2/0.8,术后1.0。副作用:
1.长时间用眼后较常人更容易感到眼睛干涩(随身携带眼药水)2.近两年反弹,再次近视,去年配了眼镜(两百度)
我个人觉的,这个手术维持的时间有点短了..十余年视力就重新变差!
4
概括:
后遗症:视觉质量差,视觉变形,飞蚊症,非常痛苦
评分:0分
我年7月做lasik,左眼,右眼,角膜厚度,做完以后,右眼模糊,但视力表可以看到1.2,左眼变形变小,视力表也看到1.2。两眼没法一起看东西,我现在阅读得用一只眼睛,虽然能看清,但视觉质量非常差,非常痛苦。
还有玻璃体混浊的问题,我手术后出现玻璃体混浊(飞蚊症),阳光下非常崩溃,到处黑影在飘。左眼眼白部分有一条一厘米多长的红丝,像是被刀割出来的一样,十几年一直没消失。
视力现在1.0/0.8,但非常不舒服。从06年开始就到处看医生,最近在北医三院看这方面最好的专家陈跃国大夫,他也没什么好的办法,让我适应。
大概就是:
运气最好的,满分
运气差最的,失明
夹在中间的嘎哒有干眼症,重影,飞蚊,变形等等视觉问题。
我身边做过近视手术的,迄今为止只有一个人术后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大概率还是因为近视度数太高,做之前双眼都在一千二百度左右。
现在上数据。
以下内容摘自:《Ophthalmology》、《AmricanJournalofOphthalmology》、《国际眼科杂志》、《中华眼科杂志》等权威学术杂志。
从年到年20年间的手术,统计了全世界篇文章,万接受手术者生活视觉效果、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全球整体患者术后的满意率:95.4%
美国满意率为95.2%
美国外满意率为95.6%
一项对欧、美、亚、非13个国家的调查分析显示,角膜屈光手术后整体不满意率为4.6%,其中第一第二常见问题是夜间视觉差(11.3%)和干眼症(7.1%)。
总结:
就是说绝大部分手术都是成功的,失败是极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出现问题,都是不可逆转的,就是说,失败后果没法治,绝对悲剧。
不过要说明白:满意度在随时间逐年提高。这是因为技术、医生,都在快速进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N多年前做手术那批人的结果,现在的技术已经进步一大截了,现在做的手术,失败率应该低了很多了。
那就不得不说主要细说一下主要风险和技术现状
主要风险
主要风险有两类:
第一类:小概率+BigTroubl
1)失明
从原理上来看,近视激光手术只是用冷激光作用于眼球表面(下图红圈),激光无法穿透角膜,按理不会致盲,老年更不会。失明主要发生在视网膜视神经损害(下图篮圈),和手术点隔好远呐,纯属非常倒血霉。
但瞎了就是瞎了。人死不能复生,人瞎不能复明。
2)圆锥角膜
这个也是小恐怖,原因是角膜厚度变薄导致强度下降,无法抵抗眼压就会向外突出(类似于气球)。所以高度近视是不能做手术的,因为他们的切除太多,厚度不够用!
直接的后果是造成高度不规则的近视散光,直接变鼹鼠一只。只能佩戴硬性角膜接触镜来延缓恶化。治疗的唯一方法是角膜移植。
第二类:大概率+小Troubl
下面是常见小并发症:
1)过度矫正或矫正不足:可以补矫,一般都会达到满意效果;
2)术后眩光:夜间看到光点闹鬼似的。。。一般会自行减轻或消失;
3)干眼症:激光将角膜神经纤维切断,引起角膜知觉减退,瞬目减少。角膜神经纤维是可以再生的,大多数人3个月可恢复;
4)夜视能力下降:手术缺陷。被切削的角膜基质由纤维构成,切断的纤维会细微不平整,造成散射,导致成像的对比度降低,夜间看不清。
5)运动导致角膜皮瓣剥离:LASIK需要剥离角膜皮瓣:
然后只有外皮会愈合,内部是不相连的,就是咋咋呼呼给你粘回上去,然后剧烈对抗性运动的时候就容易悲剧了。
不过,因为还有一部分与角膜相连的蒂,所以不会出现:
“这位同学,你的角膜瓣掉地上了”
总之问题不算大,去医院粘一下就好。
也就是这些了。十几年前的近视激光手术存在这些问题,因为当时技术,设备,医生,病人都是小白嘛,太正常了。
技术现状
近几年激光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飞秒、波前像差、虹膜定位、多维度眼球定位,激光频率从50赫提高到赫,以前度近视扫要1分钟,现在9秒。大大缩短了时间,就减少了捅娄子的几率。
激光的光斑也从4mm发展到0.54mm,精细到可以在头发丝雕图案,从最早的无跟踪发展到七维跟踪,眼球任何方向细微转动,都能捕捉到,安全性超越十年前几个量级了。
特别是TPRK技术连切口都没有,大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现在又跑出来一个问题,既然成功率那么高,但又不是%,做不做好呢?好纠结!
拿坐飞机打个比方,空个难就是死的球!为什么我们还去坐飞机啊?
因为到了年,空难全员死亡率已经降到0.85次。也就是说,.65万次飞行,才发生一次死亡性空难,如果有个人每天去坐一次飞机,他要年才遇上一次死亡空难。
我们做不做一件事儿,归根到底就是看概率。
所以要综合考虑:
1)目前戴眼镜生活满意度是否不可忍受(我隐形就带挺好)
2)自己的风险偏好(手气差的就算了吧)
2)手术成本(下图有,土豪请忽略)
如果你有纠结,那信我,等几年!(看你手气就不好)
如果你信心满满,那就进入:
NEXTSTEP
排查+方案选择
首先,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接受近视手术的,它有严格禁忌症,医院,进行严格检查,角膜必须有足够厚度和力学强度,才能保证术后安全性(符合角膜要求)。超出了安全标准(近视度数过高或角膜过薄)的,就别想了(当年我就是做了一整天检查然后角膜厚度不够被劝退了)
然后,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案,现在的主流的近视手术主要有三类:
全激光准分子(TPRK)
半飞秒激光手术(LASIK)
全飞秒激光手(SMILE)
三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不是越贵要好,而是适合最好(角膜要求)。看下图:
最后来几个PS。
PS:这玩意太赚钱了水深啊,医院,好医院啊!
PS:传言说“医生自己不做激光手术”,纯属谣传,人民网专题《近视手术不是阴谋也并非神话》最后结论是:眼科医生及其亲友做近视手术的比例,比普通群体更高。
PS:总结:有风险,但远远没有网传的那么恐怖。
最后补充几点:有家族白内障遗传病史的同学做之前要三思或询问医师,切割完角膜后如果在晚年患上白内障,角膜厚度很可能无法完成白内障的手术,那就变成日向宁次了......
还有,手术成功后,不代表一劳永逸。在术后反弹的案例中,很多是因为不注意用眼卫生,本身经过手术后就比正常的眼睛脆弱,自己再通宵追个剧什么的,你说这能怪谁。
举一个硬栗子吧:勒布朗詹姆斯作为NBA的天选之子,在年之前,一直是小皇帝(酱油帝)的角色。在接受完激光近视手术之后,三分球能力和传球能力都一日千里(看得清了啊),终于修成正果成为联盟第一人。
很多家长看了可能会长舒一口气,这下不用担心孩子近视了。NO!!!哪个家长因为打着谱让孩子18岁去做激光手术所以现在就不帮助他养成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你站出来让你孩子保证长大不怼你.....
手术只是我们为了孩子不眼戴镜的最后一个办法,也是无奈之举。在此之前,要尽最大努力保护他的视力,同意的举个手吧!
如果你觉的这篇文章有用
请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