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年轻人已经成为养宠物的主力军,很多年轻人表示,养宠物差不多已经是年轻人的刚需。日前,京东宠物健康联合七大宠物健康品牌,发布《中国宠物健康消费白皮书》,当前城市“Z世代”年轻人已经成为宠物健康消费的主力军。基于“悦己”“陪伴”的养宠目的,他们对于宠物保健品、医药器械的需求趋向多元化、精细化,并希望通过线上方式获得定制化的宠物医疗服务。
但很多相关服务并未跟不上“Z时代”的脚步,其中宠物医疗便是其中的一大“硬伤”,动辄千余元的花费让年轻人直呼“病不起”,于是,保险公司的宠物保险纷纷上市。
但是伴随着保险的热销,关于宠物保险的投诉也逐渐增多,近日,黑龙江网记者针对宠物医疗险的乱象展开了调查。
“毛孩子”看病能报销了宠物保险受青睐
“保费低”“保额高”“可多次赔付”“全病种覆盖”“医院覆盖”,看着种种好处的宠物医疗险打出的宣传语,很难不让消费者心动。
现在只要打开支付宝等软件,就可以搜索查看到关于宠物保险的种种宣传和介绍。“买了宠物医疗险,带“毛孩子”去看病能报销。”这对我们这些养宠物的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记者在宠物保险小程序上看到,宠物保险看病报销一栏中,基础版14.08元/月起,医疗报销额为元/年;升级版33.25元/月起,医疗报销额为1.5万元/年,尊享版64.08元/月起,医疗报销额则为3万元/年,在普通的保险责任之外,宠物医疗险还有宠物医师电话咨询、邮寄体外驱虫药等专属服务。
种类繁多的保险
这样的服务受到很多养宠物的年轻人青睐,纷纷给自己的宠物买了一份保险。
哈尔滨市民张先生在支付宝蚂蚁保买了大地保险,“我在年12月3日买了为期一年的宠物医疗保险,价格总计元,保险金额为1元,没想到没过几个月就用上了。”
年3月,张先生家的小狗生病,做了一个手术,“一共花了元,12号做的手术当天报的保险,14号报销就到账了,给报销了元。”张先生告诉记者,“医院,所以保险只给报50%,但我也觉得挺划算。”
虽然这次报销很顺利,但张先生听朋友说,一旦走了报销,第二年的保险将不太好办理了,“走一步看一步吧,目前来看这保险买的还算合适。”
张先生拿到了保险赔付
赔偿有限额、医院随意换宠物保险说爱不容易
与张先生一样走了报销程序的李女士就没这么顺利了。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之前养的一只猫得了猫传腹,整个治疗过程非常漫长且痛苦,最终也没能挽救猫的生命,“最糟心的是宠物保险报销费时费事,说严重一点甚至是对我的二次伤害。”
李女士说,她年4月买的腾讯微保上的宠物医疗险,保险本身就有元的免赔额,元的单次事故最高报销金额,且解释称,对于同一病症或意外伤害,需要进行长时间、多次就诊治疗的,属同一事故。“去年8月份,我家猫得了猫传腹,这是一种慢性病,治疗周期需要几个月,花费达到上万元,但最终保险公司表示整个病虽然治疗多次,但属于同一种病,只能赔付元,再减去的免赔款,最终我到手只有元。”之后李女士一直在申诉,“一直折腾到今年过年,也没有结果。”
同时,宠物保险还存在报销“随意”的情况。市民董先生告诉记者:“我在去年8月买的宠物保险,后期因宠物眼睛问题(干眼症及眼疾)连续报了两次保险,均收到理赔。但12月因宠物眼球需摘除(因为眼角膜穿孔),众安保险说都是因为眼睛问题拒绝理赔,说愿意给我元安抚金。”董先生认为,明显是因为后期手术费用大,保险公司“耍赖”,后期董先生还去黑猫投诉平台投诉,“但目前也没有收到回复”。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宠物保险的投诉将近条
与此同时,宠物保险医院“不稳定”的情况也是很多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之一。记者在宠物医疗险的投保页面看到,全国共有家医院,但该数据一直有波动。记者看到产品的投保须知及重要告知中有一条如此写道:保险人有权根据实际合作情况、综合服务质量医院清单进行调整,用户出险时须以页面显示的最新定点/非医院清单为准,医院发生的相关费用,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医院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店已经加入宠物保险多年了,一直没有改变,但是据我所知,医院的浮动变化确实挺大,一方面是经营问题有些关门的原因,有些是店面不符合保险公司要求。”
但该种情况对买了保险的消费者就苦不堪言了,“给‘毛孩子’医院、一个医生,这样对情况也了解,但是买了保险找了医院看上病,等报销的时候却变了,让人挺抓狂。”多位宠物主人跟记者诉苦。
数据显示全国共医院
过度医疗、价格不透明影响整个产业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宠物医疗行业的乱象也是阻碍宠物保险发展的一大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医疗过度”的情况,从而影响整个产业链,包括保险赔付。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宠物治疗项目没有明确的标价和统一标准,其中很大一方面原因是人们对宠物病的不了解,以及对宠物的宠爱带来的。
医院的医生王浩(化名)告诉记者,“医院的收费标准都不相同,每个项目如何定价、某个具体的患病宠物采用什么样的治医院个体,因此过度诊治、天价收费案例并不罕见。”
王浩告诉记者,“我在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专业毕业,之后研究生专门学习的兽医,所以对很多宠物病有一定了解,但大部分养宠物的人都不了解,医院就抱着‘全力以赴’的心态。”王医生介绍,检查费是整个宠物医疗中最花钱的部分,基本一次基本的检查就上千元,即便没有大毛病,也要拿着化验单跟消费者说一些“模棱两可”的病情,爱宠心切的主人多少都会买点“小药”回去吃一下。
徐宁(化名)对此感同身受。她在给养的小猫打疫苗的过程中,医院的安排做了验血等几项检查,被告知有“炎症”,但具体病情未知,徐宁就疑神疑鬼起来,就怀疑到小猫下巴有点发炎,医院开了好几种药回去上药,花了一百多元。
碰巧的是没隔两天小猫的牙又掉了,吓得徐宁赶紧到王浩这里看,结果是乳牙脱落,虚惊一场之余又给王浩看了之前的化验单,王浩告诉徐宁:“这一百多算是花冤枉了,只要买个红霉素眼膏就行。”
王浩还透露,除了过度医疗,很多宠物用药价格也存在不透明的情况,而且如果变价过低,会被认为是破坏行规。
宠物市场蛋糕大但亟需规范
毋庸置疑,宠物保险是宠物市场必然产生的一门生意,但如何做好这门生意,却需要多方面去探讨。
早在年,瑞士再保险发布的《中国宠物保险发展报告》中显示,年,中国养宠人群的数量为万,宠物(犬猫)数量为万。除此之外,宠物医疗的进步也为宠物险的发展提供基础。据统计,年宠物诊疗机构数量超过16,家,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为亿元。
瑞士再保险推测,若以25%左右的增速增长,年我国宠物保险保费规模有望达到14亿元左右。这表明随着家庭宠物数量增加和行业成熟度提升,宠物行业规模依然会保持稳步增长,宠物保险的普及率也会上升。
专家表示,相信在未来,随着宠物医疗和宠物保险愈发规范,消费者带着宠物去就医,在得到及时有效救助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让市场变得更规范,让整个产业良性发展,这个值得我们期待。(记者贾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