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医案解第十八辑middot干眼症

刘军连现在哪里就诊 http://pf.39.net/xwdt/210626/9111034.html
点击这里,寻找志同道合的中医人!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一则眼科常见病—干眼症的验案。

经过几日的思考,相信大家对这则病案已有了自己的见地。

本栏目开设的目的在于引导大家分析,开拓临床思路,在不违背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基础上,大家各抒己见,观点相互碰撞,可以说无对错之分。

提供的所谓“正确答案”无非是已经临床验证的众多思路之一。

中医的奇妙之处在于,虽各家侧重径庭,着眼相异,遣方用药皆有不同,但临证中常常可以殊途同归。

张某某,女,28岁。初诊日期:年5月10日。

主诉:双眼干涩、怕光1个月。

病史:自述1个月前,因“感冒”后,开始出现双眼干涩、疲劳、怕光,曾在外院诊断为“干眼”,予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未见明显改善。目前症状:双眼干涩、怕光、疲劳,全身伴有汗出、畏风寒、项强,时有便溏,脉浮缓。眼科检查:视力双眼1.2,双眼前节及眼底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泪液分泌试验:右眼2mm/5min,左眼3mm/5min。

本案节选自《唐由之教授干眼诊治经验》(《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年6月第26卷第3期,作者:于静等),是国医大师、中医眼科大家唐由之老先生的一则验案。干眼症过去较多见于老年人,而今,由于气候、环境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到了干眼症的困扰。见干燥之证而一味滋阴养液,并非妙法。唐老认为干眼症的辨治,当深入分析阴液不足的成因,概括而言,有“阴不足”、“阳不足”和“道不通”几点,具体病因需临证中仔细辨别,方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诊断:双眼干眼。

辨证:风邪袭表,营卫不和。

治则:祛风升阳,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10g,葛根12g,白芍10g,大枣20g,生姜10g,炙甘草6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ml,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服药期间饮食清淡,忌辛辣、油腻、寒凉。

二诊:年5月17日。患者双眼干涩、怕光、疲劳缓解,汗出、项强、便溏改善,近日口干。处方:上方加天花粉10g,山药2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ml,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三诊:年5月24日。患者双眼已无明显干涩、怕光、疲劳症状,畏寒怕风、便溏、项强、口干消除。停中药汤剂内服,参苓白术丸每次6g,每日2次,服15天。嘱咐患者饮食保持清淡、温热。

按:患者外感之后出现干眼,汗出、恶风寒、项强,脉浮缓,是典型的太阳中风的桂枝加葛根汤证。

足太阳膀胱腑位于下焦,有藏津液、司气化的功能。膀胱的气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膀胱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过气化,化生阳气,其阳气通过足太阳膀胱经和三焦输布于头面和体表。二是参与水液代谢,通过膀胱的气化作用,一方面可以排出体外为尿,另一方面还可以将一部分水液化生为津液,输布上承,进而润泽全身包括头面,被人体再利用。太阳中风证为太阳膀胱经腑受邪,气化不利,阳气化生不足,不能将津液输布上承,出现双眼干涩、疲劳、怕光等症状。项部为太阳膀胱经走行的部位,经气不畅,气血不利,以致在经脉走行的项部出现筋脉肌肉拘急痉挛,项背强明显者,桂枝汤加葛根,即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是藤本植物葛的根部,兼入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葛根一方面具有很好的疏通经脉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升津液,起阴气,鼓舞阳明津液的布达,滋津布燥,能缓解筋脉的拘急痉挛。桂枝加葛根汤同样能鼓舞津液敷布润泽于头面及眼部。这类干眼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患者眼干涩,伴有自汗、恶风寒、脉浮缓者,均可以用桂枝汤治疗,不仅眼部症状包括全身症状都会有明显的改善。葛根兼入足阳明胃经,能升提汲取胃中津液,故易口干,可加天花粉、山药、沙参等。

浏览往期内容,请按以下步骤操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oyutaiisland.net/zzbx/11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