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食物,只要到了我们手里,准保能给你变出无数花样。而这些美食当中,有一类食物被外国人嗤之以鼻,而我们中国人却爱不释手,它就是动物内脏。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这么爱吃动物内脏?外国人是真的不爱吃吗?网上说的动物内脏毒素很多,到底是不是真的?别急,真相马上揭晓。
一、
为什么我们这么爱吃动物内脏
1
两个字:好吃
要说这世界上比肉还香的食物,那就是动物内脏了。
夜宵摊里的烤羊腰子,被涮上满满的酱料,在木炭的熏烤洗下,变得肥而不腻,香而不膻,一口咬下去是焦香多汁,别提有多爽了。
路边的萝卜牛杂空闲时也得来一份,煮的软糯的萝卜配上又劲道有嚼劲的牛杂,真的是停不下来。
此外,还有酸辣鸡杂、爆炒猪肝、干锅肥肠、三及第汤、青橄榄猪肺汤......可以说,动物内脏的美味,是任何肉类比不了的。
2
动物内脏除了好吃,营养也很丰富
动物内脏的美味是毋庸置疑的,不然我们也不会煞费苦心烹饪出各种各样的美食。不过动物内脏也没我们想得那么肤浅,它们除了足够好吃,营养也是非常丰富的。
●富含血红素铁
大部分的动物内脏是深红色的,这个颜色主要是“血红素铁”带来的。血红素铁是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中的卟啉结合的铁,它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也不受膳食中其他食物的影响,利用率非常高,可以帮助缺铁性贫血的人有效补铁。
●维生素、微量元素聚集地
动物内脏中有人体所需的全部13种维生素,像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维生素B12的含量都比较高。
其中,肝脏的维生素A的含量特别高,远远超过肉、蛋、奶、鱼等食物,可有效防治夜盲症、干眼病及角膜软化症等眼部疾病。
●蛋白质含量高
内脏的蛋白质含量也很高。其中,猪肝的蛋白质含量在这几种内脏中最高,平均每g就有19.3g的蛋白质,而且它的脂肪含量也很低,每g仅有3.4g左右的脂肪。
除了肝脏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外,像猪腰、鸡胗等也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很适合想补充蛋白质又怕发胖的朋友们。
3
内脏这么美味,为什么外国人不爱吃?
在我们印象中,外国人是不爱吃动物内脏的,但事实是,外国人对动物内脏的喜爱程度并不比我们中国人少,像法国鹅肝、法国鱼子酱、英国的哈吉斯(羊杂)、意大利的牛肚三明治等就是当地的特色美食。
虽然外国人也吃动物内脏,但他们只对那么几个特别部位情有独钟。而中国人不同,对于动物内脏,我们基本上是全盘接收,所以才造成了外国人不爱吃动物内脏,中国人非常爱吃的“假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
①食物短缺程度不一样
外国多是半耕半牧,猪、牛、羊的产量比较多,他们能摄入足够的动物蛋白,并不需要再从动物内脏获取营养。
而且动物内脏腐烂的速度远超过肉,要想让它成功出售,得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用于运输和储存,所以外国市场上很少有动物内脏。
而中国的农业远比畜牧业更为发达,很少有人放牧,牛羊数量很少,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牛是劳动力,不准被宰杀。所以一旦有机会吃上猪、牛、羊,他们就会把动物内脏也吃掉,绝不浪费。
②烹饪方法不同
外国人烹饪动物内脏,通常都是煎或者煮,做法比较单一,味道也很一般。但是中国人不同,蒸、炸、烤、煮、煎、炖、卤、炒、腌、拌......烹饪方法多种多样,味道更美味丰富,能满足更多人的口味。
二、
动物内脏虽美味,但暗藏风险
既然动物内脏好吃又营养,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放开大吃了呢?
放开大吃也不是不行,但下场可能会有点惨。
长沙一男子患有痛风10多年,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几年前他发现自己手指上长了一个芝麻大小的结块,但是并没在意,随着结块的越来越大,严重影医院。医生询问他的病史,发现他喜欢就着啤酒吃动物内脏。
无独有偶,江西一男子多次出现口吐白沫,肢体抽搐的症状,到广州就诊。经诊断,医生从该男子脑内取出长达11cm裂头蚴。医生介绍,寄生虫已经到了大脑功能区,取出时还在动,男子曾在广东生吃蛇胆,可能因此感染寄生虫。
动物内脏虽然美味,但也暗藏风险,它的嘌呤含量很高,高尿酸血症患者和痛风患者一旦摄入过多,就会引起痛风。
而且动物内脏多是代谢器官,可能有代谢废物和重金属蓄积。如果动物本身患有疾病,或过量服用药品,或饲料中有过多的重金属和其他难分解的环境污染物,这些成分有可能在肝脏、肾脏中长期积累。若是食用过多,可能会让毒素进入人体。
三、
关于动物内脏的传言,是真的吗?
在中国,一直有“以形补形”的说法,说猪肝能明目、腰子可以补肾、猪血能清肺,还说动物内脏吃多了会让胆固醇升高,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这些真的有据可依吗?
1
猪肝可以明目?
人体若是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干眼病、夜盲症等症状。而猪肝里面维生素A含量非常高,每克就有近微克的维生素A。猪肝的确可以较快的帮助补维生素A,对于维持视力健康有一定作用。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推荐,成年男性的每日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是微克,成年女性是微克。不过要注意的是,维生素A不能摄入过多,如果成年人服用超过推荐量倍的话会发生急性中毒,长期每天服用超过推荐数值25倍会发生慢性中毒。
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吃上7斤以上的猪肝,有可能发生中毒。估计没人可以吃下这么多猪肝,所以大家按照正常量吃就行,不用自己吓自己。
2
腰子能补肾?
腰子补肾根本是无稽之谈。腰子(肾脏)是动物的排泄器官,里面可能含金属铬,会诱导男性睾丸、附睾等组织器官发生结构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而且动物肾脏含有较高的嘌呤,吃多了不仅不会让你补肾,反而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3
猪血可以清肺?
猪血和“清肺”是一点都搭不上边,但是有其他妙用。动物血中富含铁元素,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缓解缺铁性贫血带来的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而且动物血中富含蛋白质和一定量的卵磷脂,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
4
内脏胆固醇高,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人体血液中80%-90%的胆固醇源于肝脏器官的合成,只有约10%-20%来源于食材。
日常膳食中的胆固醇摄入,与心血管疾病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对人体胆固醇水平影响非常有限。所以,只要你胆固醇代谢没有异常,吃点动物内脏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四、
内脏怎么吃,才能更健康?
动物内脏的美味,没几个人能拒绝得了,但毕竟它属于动物器官,难免有污染的风险,要是没把握好量,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所以小编给大家教几招,让你安心享用美味。
1
选择合格的原料
在正规的市场购买有动物产品建议合格标志的内脏,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肝脏一律不能食用。健康动物的肝脏为红褐色、光滑、有光泽、质软且嫩,手指稍用力可插入切开处。
2
清洗干净,一步到位
脏和肾脏属于排毒器官,受污染的可能性较高,所以清洗一定得到位。
洗猪心时,可用刀沿着大血管划开至底,取出血块,再用清水洗净。不放心的话,可以用足够的清水泡2小时,多次清洗。
洗肺时,将肺的主血管对准水龙头,进行灌洗,反复清洗4-5次,直到肺叶发白,焯水后去掉肺管。
洗肝时,先用淡盐水浸泡2至3小时,再放清水里泡一会。
洗肠、肚时,将肠和肚里外翻洗,用盐和淀粉反复揉搓,去除粘液和异味,并用刀去除肠壁上的脂肪。
洗鸡胗、鸭胗、鹅胗时,清洗过程中可加些生粉或盐揉搓。
3
彻底煮熟,不追求滑嫩口感
很多人追求滑嫩的口感,内脏没炒熟就上嘴了,还有的人喜欢生吃,这样虽然能满足一时口欲,但也给了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可趁之机。
建议食用动物内脏时采用高温焖煮的方式,将寄生虫、病菌和虫卵杀死,以保证食用安全。
4
食之有度,特殊人群切勿贪吃
动物内脏要适量摄入,每个星期吃1-2次,每次1-2两(50-g)。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想吃猪大肠一定要把油脂刮干净,防止脂肪摄入过多,高尿酸症和痛风患者要尽量不吃。
最后,别忘了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你身边的家人朋友们,让他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懂得张弛有度,顾好身体哟~
话说,动物内脏中你最喜欢吃的是哪一道菜呢?哪些内脏是你万万接受不了的呢?欢迎留言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王晓雄.吃动物内脏的好与坏[J].安全与健康.
2、这些动物器官不能吃[J].许松.农村新技术.(09).
3、动物这些部位千万不能吃[J].文珠.北京农业.(04).
▍图片来源:gi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