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杂志是由卫生部主管、健康报社主办的医学类综合性的国家级医学期刊。医院眼科陈威医生,积极参与大众科普,在新一期的《大众健康》杂志,对干眼症作详细解读。
告别春节长假,我们又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回顾过去的一年,当初定下的目标是不是圆满完成了呢?新的一年也已经到来,现在的你是不是又马不停蹄地向新目标迈进了呢?那么,加油吧!为了梦想,为了未来。但是同时,还是想提醒一下雄心勃勃的职场人士们,警惕"干眼症"。
上班族熬夜加班,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手机等电子产品,无节制地增加用眼时间,会成倍地增加眼睛负担,继而导致眼干涩感、异物感、疲劳感甚至严重时引起视功能的损害。这就是现代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带给我们的副产品,干眼症。但是,说到加班,说明我们对自己、对工作成绩是有要求的,是希望得到一定肯定的。那么,既然加班、用眼过度不可避免,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明确干眼症的原因,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眼表泪液疾病,眼表是指角膜、结膜上皮、副泪腺、眼睑附属结构、主泪腺和它们之间的神经组成的功能单位,病因复杂,互相影响,通常分为水液缺乏型和蒸发过强型干眼。面对特殊的环境因素,如长时间视屏工作、长期在空调开放的写字楼办公室工作,长时间驾驶、缺乏休息等等都可以引发干眼,而且不同类型的干眼可以同时存在。
干眼症的诊断首先依据病史、症状,其次结合裂隙灯检查、结合眼表荧光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等专科检查,与全身疾病相关的干眼症如干燥综合症导致的眼干,还要结合其他特殊的检查进行确诊。
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重视防患于未然。加班工作长时间用眼如果不可避免,不妨提前改善环境,如增加环境湿度或者减少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空调开放)的时间;或者,调整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连续的电脑工作,让眼睛可以有休息的机会,比如,工作1小时,远眺5分钟,或者活动几分钟,这样,不仅眼干、疲劳改善了,身体的疲劳也可以得到缓解。所谓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工作的节奏感好了,效率自然更高。
对于已经出现干眼症的人来说,也可以针对性地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其干眼症状,需要根据干眼的类型,相应的应用人工泪液、减少泪液蒸发措施(如泪点栓)或针对眼表的炎症等辅助治疗。但是,药物不是救命稻草或者万金油,有的人为了加班,将眼睛用到极限,实在难受了,点药改善一下症状,继续坚持工作,孰不知,人体不同于机器,有其特殊的生理节律,打乱作息时间对于眼乃至全身各个器官都是有一定不利影响的。药物控制只是治疗的一方面,建立自己的良性循环、让辛勤工作和身体健康和谐共存,才是真正的治愈。
撰稿/陈威
编辑/张义含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