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在校生居然进字节架构组,这一年他有什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的吗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首先,祝大家程序员节快乐!今天带来的是我入职字节一年以后的阶段性分享文章,包括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希望对大家能带来一些启发。

大概半年前我写了一篇实习期的总结《三元同学来抖音架构组八个月,他怎么样了?》,分享了在字节长达八个月的实习经历。在今年7月初,也就是毕业之后,我在字节的抖音前端架构团队转正,也有了大概四个月的正式工经历,整体来说从入职到距离现在也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了,经过了最近这几个月的适应期,我发现成为一名正式员工之后,相比于实习生阶段,无论是在心态,还是在做事的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接下来就来分享分享我的感受和思考。

转正后的变化

首先,相比于实习生阶段,当你转正之后,公司对你的期望会变高。可能在实习阶段还有导师带你完成一个个需求,帮助你完成一个简单项目的设计,甚至直接手把手教你调试你的代码,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你能力不太能扛得住的时候给你兜底,但转正之后作为一个正式员工的身份,你需要成为一个更加独立的角色,独立设计项目、独立做规划、独立负责完整的模块。

在字节,基本上对于每个新入职的校招同学都会有专门的mentor来带,前期可能会给你安排一些任务,你只需要被动地完成就好,但后期你会发现带你的导师不再事无巨细地指导你,很多事情只是给你一个方向,具体的细节全部得由自己来负责。这其实很正常,刚进来的时候带你上手是作为导师培养新人的责任,但一旦过了这段Landing的时期,带你熟悉了工作的流程之后,这份责任便不再必须,他跟你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合作,而不是带与被带的关系。

在我实习的时候,最开始要准备转正答辩的时候也是交给了我一个具体的模块,当时无论是能力还是经验,我都还有很多的盲区,为了完成这个对我来说稍微有些难度的模块,期间我也经常请教我的mentor,向他寻求了不少的帮助,甚至在我感觉最艰难的时候,请求他帮助我debug,最后解决了让我一筹莫展的问题。在我实习的阶段,导师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也让我顺利地通过实习的答辩,对于带我度过实习期的导师我也是既感激又由衷地佩服。

但转正之后,我发现个人的状态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从以前被动地接受需求到现在独立负责一个模块,自己写规划和排期文档,跟业务方沟通对接,从以前动不动就问导师修bug,到现在经常和他一起讨论技术方案,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变成了团队当中更加独立的一个角色,需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当然自己见识和能力的成长也越来越明显。

团队当中有不少的大牛和颇有想法的人,在团队当中贡献了不少优秀的技术方案,比如Monorepo项目管理、Git工作流、自动发包流程、RFC评审机制,让我感觉自己也在跟着团队一起成长,看着一个个优秀的方案落地到团队中,有时候也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和渺小,正如苏格拉底说过的那句颇有哲理的话: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向不同的人、不同的方案学习,很多时候都能发现自己的盲区,这都是能够让自己成长的契机。我们团队的一些技术方案现在也在对外分享,可以通过下面的卡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oyutaiisland.net/zlff/11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