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养心一路相随
多数人已经在家宅了一个月了!年轻群体们耐不住“肥宅”模式,开始居家健身,但部分锻炼小白没热身就剧烈运动,结果发生了膝关节损伤;也有坚持“不动”模式的,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要当心了,长期久坐不动可能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大伯因此进了ICU;还有过着“超长寒假”的孩子们,在线上课或在线摸鱼,避不开的用眼过度导致眼干涩,常揉眼睛被家长误以为多动症……
各年龄人群如何健康“宅”?我们邀请了三位血管外科、骨科、眼科专家来教你。
年轻人运动过量导致关节损伤
宅家模式中,有躺吃一天的,也有运动过量导致关节损伤的。
许多玩腻了手游的上班族们现在转而启动健康的体感游戏模式,在家打拳击、打网球、参加马里奥的奥运会……
骨科专家提醒:在家运动要适量,现在就医不方便,应尽量避免运动损伤。
浙大二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王卫也提醒,目前全民宅家中,很多人都开启了“一平米健身”习惯,做自重训练或体感游戏健身——习惯是好的,但一定要根据个人身体素质量力而行。
“膝关节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关节,里面有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关节结构复杂且重要,健身中应尤其避免膝关节高度屈曲、盘腿等膝关节高负荷动作。”
如果已经发生了健身损伤状况,可以居家观察2-3天,看疼痛肿胀有无缓解。
如观察几天后发现膝关节肿胀、疼痛加重,甚至伸直、弯曲均有困难,应当停止相关健身运动,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评估。
最近一周气温持续升高,很多在家憋久了的人忍不住要出门锻炼了,有些只是小区里慢跑放放风,也有登山爱好者已经准备工具去爬山了。
但多数人已经长时间没有运动了,而由于肌肉的耗能量比较高,在不运动的情况下,身体不需要那么高的能量消耗,可能会有一定程度萎缩。
“最近出门跑步或爬山的话,一定要记得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拉伸,时长和速度都应循序渐进,不要过于勉强、剧烈或时间过长。”
王卫主任提醒,跑步前的热身一是活动开关节,二是拉伸肌群。“关节是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因而各个关节都要活动到。”
首先是膝关节,可以摇晃活动膝盖;然后踝关节,脚尖点地摇晃腿部,再是髋关节,手扶髋转动腰部,再是腕关节、颈椎等,都转动润滑下,最后做15个深蹲,就可以开始跑了。
拉伸动作运动前运动后都建议做,可以缓解酸痛,让线条更好看。
“如果很久没运动了,建议不要一下子就开始对抗运动或剧烈长跑,可以快走和跑步交叉进行,即使身体素质不错,也建议循序渐进地恢复运动。”
老年人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蒋劲松主任说:“医院接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或者温暖的感觉。”
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发病率挺高的,在美国每年有超过90万人患静脉血栓栓塞症,是美国第三大心血管疾病。
蒋主任提醒,下肢深静脉血栓症往往是急性发病,有心血管疾病基础的患者尤其好发,如下肢静脉曲张、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等,但不是绝对的,临床上也常见没有任何心血管疾病基础的患者。
疫情期间,大家习惯长时间坐沙发躺床上看电视,容易导致血液淤积,形成血栓,这时候大部分病例表现为脚肿,然后起身做一些必需的活动如上厕所、吃饭时,肌肉一挤压,血管里的血栓就落到肺动脉里去,这是很严重的并发症。
蒋劲松主任提醒,血栓很危险,但可防,大家长期居家时一定要每天记得多喝水、多动动。
多喝水能够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发生的几率。
活动量每天都应该有,但老年人也不用很剧烈,定期每隔一个小时起来走走、做做操,几分钟就好,可以对血液流通起到很好的作用。
如果是卧床或者是坐轮椅的老年人,无论是否疫情期间都建议每天做一下踝泵运动。医院康复科朱迪和金振华医生专门制作了居家运动示范小视频,内容步骤依次是桥式运动、踝泵运动和直腿抬高运动,大家可扫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