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桑叶治汗出,由来已久。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桑叶除寒热、出汗"。被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朱震亨(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一书中记载:"经霜桑叶研末,米饮服,止盗汗"。(盗汗:入睡后不自觉的出汗,醒后即停止。)明末清初的名医傅青主,很擅长用桑叶止汗,他拟定有止汗神丹、遏汗丸、止汗定神丹等几个药方,都选用桑叶为主药,并称赞桑叶为"收汗之妙品"。其他医学文献如《本草撮药》也有:"以之代茶。取经霜者,常服治盗汗。"
当代上海著名中医颜德馨教授,根据《医学入门》中"思虑过度,以致……有汗出者,……青霜第二番叶,带霜采阴干,或焙为末,米饮调服"的记载,治疗一盗汗两年余的60岁老妇,别无所苦,饮食如常,惟觉精神疲惫,用霜桑叶研末,米饮调服9克,早晚各服1次,结果半月愈,终未复发。
另外,桑叶还可以缓解下列病情:
热嗽冬桑叶12克,麦冬6克(切碎),置杯中冲入鲜开水,焖约5分钟即可服用,也可泡茶代茶饮服。对因燥热伤肺所致的咽喉疼痛、咳嗽(干咳或咳痰少)、咽干等疗效显著,也可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出现干咳少痰者。
高血压鲜桑叶、鲜菊花各10克,开水冲泡几分钟后,再加蜂蜜20克,搅匀即可服用。也可煎煮5分钟后除去药渣,再兑入蜂蜜当茶频饮。本品能降压,适用于高血压者服用,还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化脓性中耳炎采鲜桑叶克,用消毒过的器皿捣烂取汁,每次滴耳1~2滴,每天3次,可治化脓性中耳炎。鲜桑叶汁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据报道:有人采用上法治疗一位“内耳发炎、有脓液流出20天”的患儿,每天3次,2~3天即愈。
盗汗、自汗冬桑叶30~60克,加水适量煎煮,取药汁毫升,分2~3次服,1日1剂,连服2~3剂,能止盗汗(睡中出汗)。也可将桑叶焙干为末,每次取10~15克,以热米汤调服,1日2次。本方对各类不明原因的自汗、更年期汗多等也有良效。
肥胖每晚用温开水1杯浸泡10克干桑叶,第二天早晨空腹服下(冬季可适当加温服),然后再用开水冲泡,白天当茶饮。据报道,有人坚持服用本方3~5个月,不仅可以减肥,还能使肥胖者兼四肢乏力、麻木、盗汗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干眼症霜桑叶30克,洗净,水煎去渣,放凉后用小毛巾浸药液敷眼,可直接将霜桑叶煎水温洗也可,1日3次,能起润眼明目之功,对防治干眼症有效。
烧烫伤桑叶、地榆、黄连各等量,三味焙干后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与香油调匀涂伤处,每日数次,至愈为止。本方能止痛、促进结痂脱落,适用于I、II度烧烫伤。
头屑桑叶、麻叶等量,水煮(用淘米水更佳)去渣洗头,每日1次,连洗7次。此方能疏风清热,可去头屑及止痒功效。本法还有助生发、防止脱发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