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全国第25个爱眼日,在此之前一日,国家卫健委召开了例行发布会,介绍我国眼健康工作进展和成效。
会上,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教授说到了一个数字,着实令人吃惊!目前,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生率53.6%,大学生里面90%多。
而央视新闻和人民网都说了另一个数字,全国近视人数已超过6亿!相当于第2~3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近视眼!特别是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更让家长忧心忡忡。
据央视报道,近视低龄化现象日趋严重,6岁儿童近视率连年攀升!
人民日报发博,列出了5个不良用眼习惯,结果很多网友表示5点全占,太吓人了!
这5点是:
1,有事没事,手机刷个没完;2,走路的时候都忍不住要看手机;3,不喜欢外出,一有空就宅在家里并且电子产品从不离手;4,熬夜玩手机,还不开灯;5,频繁使用眼药水,也不管有没有防腐剂。
其实,剑客老师想说,这5点占全了的人不少,占3~4点的人数恐怕最多,1点也不占的估计除了不会玩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外,再没有其他人了。
剑客老师从家里人来看,父母都已古稀,母亲不识字,用的是老年机,除了接听电话,她基本不用手机。电视看得也少,作息很有规律。父亲老三届,思想还比较超前,用的是智能手机,有空也会刷手机刷个没完。主要是看新闻、看文章。其他几点倒是不占。
我和爱人都是70后,智能机普及后,也差不多成了手机的奴隶,每天机不离手。近两年,视力明显下降,还干涩,时不时点一点防治干眼症的眼药水。不过,我们能坚持每天散步,不熬夜,晚上看手机会点台灯。
儿子读大学,是00后,基本上5点占全了!这段时间,他学校没有开学,整天在家里上网课,做PPT,学视频剪辑,看电影,玩游戏,群聊,我真是十分担心他的眼睛。每天吃过晚饭,都要软磨硬拉带他出去散散步,见见室外光。否则,这一天天地盯着电子产品,眼睛怎么办?
我自己是高度近视,但不是受电子产品所害,而是年少时用眼习惯太差造成的。
一是爱看书,不注意休息。经常一头扎到书中,不看完决不罢休。吃饭看,走路看,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看完之后眼睛经常很难受,就揉。
二是眼镜没正规验光,胡乱佩戴。高中以前,视力都很好,高二那年眼睛看东西模糊,借同学近视镜来戴,很清晰。但其实度数不合,也没去眼科验光,就在市面上非正规眼镜店里直接买了副眼镜,从头晕眼花,走路高一脚低一脚硬生生戴到了适应,成了高度近视。
广州日报发起了一次调查,近视的原因是啥?2.5万人参与投票,排在第一位的是用眼过度,玩手机、看电脑时间过长;第二位是用眼不当,习惯关灯玩手机、暗处看书;第三位是父母高度近视,遗传性近视。
据国外一项研究近视成因的报道,造成近视的根本原因是人眼接触自然光时间过短,换句话说,充足的户外活动才是防治近视的最好手段。
可惜的是,近年来我们的孩子埋头读书、学习才艺的时间越来越长,更多地集中在室内,在学校里有时连课间时间都被占用,体育课也常常得不到保证。而一些家长为了孩子不来烦自己,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平板电脑、手机、电视交给孩子,客观上都造成了孩子视力的迅速下降。
近视一旦发生,便不可逆,根本不可能治好,所以,市面上宣传能治好近视的都是大忽悠。而激光矫正,也不过是切削视网膜,改变曲光度,把外面的眼镜“挪”到了眼睛里面罢了,并没有根治。
据王宁利教授介绍,看纸质书和电子产品,只要过度用眼,造成的损害是一样的。只不过,电子产口更吸引人,能让人更多地沉浸在其中,造成用眼过度。第二个则因为电子产品带有一定的短波蓝光,会造成慢性累积的损害。
王教授建议:
1,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宜过长,每20分钟就要放松眼睛一下;
2,屏幕对比度不宜调得太高、太亮;
3,经常主动眨眨眼;
4,保护眼睛,望远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强制自己走到阳台上,走到窗口看5米以外的物体10分钟。
卫健委专家指出,防控青少年近视,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1,筛选高危对象,预防近视发生。比如读写坐姿、灯光环境等等,特别是增加户外活动能够明显降低近视眼的新发生率;
2,对已发生的近视眼需要积极面对,早期发现、延缓进展,防止变成高度近视眼,甚至病理性近视;
3,对已有的高度近视眼,主要目的是降低视力损伤和盲率,使得最终不要瞎掉,能够维持生活自理。
你是六亿分之一吗?你家里有近视眼吗?你有什么护眼小妙招吗?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