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应用、孩子们面临的越来越大的升学压力等等原因,我们近视的发病率也一直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攀升。今天我们邀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李利文、住院医师邱煜焱,和大家聊一聊医疗近视以及近视防控、矫正的方法等相关知识。
本期嘉宾
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李利文
医院眼科住院医师邱煜焱
引起近视的原因有什么呢?近视的发生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确切的发病机制还在探索中。有研究表明高度近视可能和遗传有关。而环境因素包括过多的近距离作业、营养摄入不均衡、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等等。
正常情况下外界的平行光线经过我们眼睛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如果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那么近视就发生了。
如何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呢?
“近视可防可控不可治”,所以近视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近视的防控主要还是得从我们日常做起。比如玩电脑:眼睛最好距离屏幕50-60cm,电脑屏幕中心点最好在眼睛下方15cm左右,电脑屏幕应该略向后倾斜,同时要将显示字体大小和屏幕亮度调整到眼睛觉得舒适为好。选择照明灯:色温高显示偏蓝,会使眼睛受强烈刺激,出现疼痛和疲劳;色温低显示偏黄,会使视物模糊,增加用眼负担。卧室宜用低色温的暖黄光源,有助于睡眠;而学习办公场所则应选择接近自然光的白色光源,让视物更加清晰。控制用眼时间:孩子做作业一次用眼时间可在30-40分钟左右,操作电脑一次用眼时间应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看电视一次用眼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每次间歇应在10分钟以上。那么还有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讲到的一些注意事项:每天坚持2小时户外活动;读写姿势要正确,眼睛和书本保持1尺距离;注意眼睛休息,连续用眼时间不能过长;饮食上,不挑食、不偏食;每天坚持认真做眼保健操。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不能躺在床上或趴在桌上看书;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要在强光直射下看书;不要毫无节制的看电视、玩电脑、玩手机。还有就是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孩子三岁医院做视力检查及建立屈光档案。
治疗的同时,还有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医院就医的时候,尽可能弄清楚进入眼内物质的性质和酸碱度,以利于后续的治疗。因为不同物质进入眼内的处理方法可能不尽相同。明确进入眼内物质的性质和酸碱度有利于我们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以及评估患者的预后。这种酸碱烧伤一定是需要急诊处理的。有时候,一些患者,因为刚开始受伤的时候,自我感觉不严重,没有引起重视,有的甚至觉得睡一觉就好了,医院来看病。结果,几天以后,自觉症状没有缓解,有些还感觉就越来越严重了,这个时候视力也越来越模糊,有明显的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睁眼医院就诊。可是他就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可能还因为眼表的损伤以后,并发了眼部的感染,即使这个时候来就医治疗,但很可能因为严重的角膜混浊而导致失明。这个时候,病人再来后悔当初医院来看病,可是已经晚了。
已经近视了能不能恢复到没有近视的状态呢?戴上眼镜眼睛就会变形吗,而且眼镜就摘不掉了吗?
孩子有没有近视,需要医院做视力检查,辨别真、假性近视。若为真性近视应及时验光配镜,因为真性近视不可逆,在已经近视的情况下,很难通过外部干预消除近视,如果不及时配镜矫正,则会加速孩子近视度数增长,配戴眼镜后如果不改变不良的用眼习惯,很容易导致近视继续发展,严重时甚至有可能诱发弱视、斜视等问题。关于眼睛变形的问题,应该这样理解:一般来说,近视人群的眼轴要比不近视的人眼轴长,且度数越深,眼轴越长,加上镜框可能会对鼻梁附近有一定的挤压,所以看起来会显得眼球突出眼眶凹陷,其次,近视镜片属于凹透镜,加上镜框会影响你的视觉,因此摘掉眼镜后,视觉上眼周会与戴镜时有所区别,另外,近视眼患者习惯眯眼视物,也会影响眼周的正常状态和脸部的美观。近视矫正通常有佩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和手术治疗三种方法。如果佩戴框架眼镜,度数较高时建议选择高折射率的非球面镜片,重量较轻会更加舒适而且周边视野影响较小;若佩戴隐形眼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或角膜塑形镜,其控制近视度数增长效果良好;若为成年近视患者,度数稳定且经检查适宜手术的,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做手术有什么要求呢?
手术之前当然必须接受术前检查,只有术前检查通过了才能手术。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不是谁想做就一定能做的。术前检查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术一般要求年龄在18周岁以上,近两年的近视及散光度数稳定,即每年增长不超过50度。近视激光手术也有一定的矫正范围,一般建议近视在度、散光在度以内。此外,由于激光手术在角膜上进行,因此还要求角膜有正常的形态与足够的厚度。手术前必须经过精密的角膜地形图检查,排除圆锥角膜的可能。圆锥角膜的特点是患者到一定年龄,尤其是青春期,角膜不断变薄、向前突起,导致散光加重、视力下降,这种情况进行激光手术会加快病情的发展。根据近视及散光度数计算所需激光切削的深度,术后角膜最少要留下微米的安全厚度。术前检查还包括一些眼病的检查,比如视网膜变性、干眼症等,有些轻微的眼病,可以经过用药或眼科激光等处理,改善后仍然可以进行近视激光手术。需要注意的是,假如平时戴隐形眼镜,去做检查前,一定要停戴2周,如果是角膜塑形镜或RGP需停戴3个月,让角膜形态复原后再做检查。术前检查不仅针对眼睛,还需要对全身病史和健康状况有所了解,比如有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和结缔组织病的患者不适合做手术。这类疾病会导致术后角膜瓣不易愈合,甚至造成角膜融解,术后干眼症的发病率也较高。全身性疾病除了对愈合有影响,还可能造成伤口感染、发炎等。女性在孕期和哺乳期也不能进行手术。即使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特别是早期的复查也非常重要,需要检查角膜伤口愈合情况、是否有炎症或感染,是否有角膜上皮植入等现象。绝大多数术后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及时用药等处理得到妥善解决,不会影响最终的视力。合理的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目前国内国际近视手术都有哪些呢?
目前常用到的近视矫正手术主要包括角膜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角膜屈光手术又包括准分子激光、飞秒激光手术等。现在角膜屈光手术已经发展到全激光手术时代,全程“无刀化”使手术更安全、更有效、更精确,术后视觉质量更好。眼内屈光手术是指在晶状体和前房施行的手术,分为摘除晶状体和不摘除晶状体两大类。
很多人都说做了近视手术有很多并发症,而且做了还是会再近视,这是什么原因呢?任何一种手术都有风险,近视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后最常见的就是术后眼干涩:术后一个月内最明显,个别持续半年到一年,滴人工泪液通常可缓解。眩光及光晕、夜间视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夜间开车,这种现象多数在术后3-6个月中逐渐好转并消失,及个别持续存在。罕见的严重并发症:角膜感染、溃疡、穿孔及眼内炎;圆锥角膜及角膜膨隆。这些并发症比较罕见,但一旦发生则可严重影响视力。所以术后的随访也很重要,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以免终身遗憾!那么我们的近视矫正手术矫正的是你现有的近视度数,现在度以内的近视手术后一般都能保持长期稳定的效果,超过的近视手术后一部分可能又出现低度近视的情况,患者一般认为这是回退,实际要分两种情况,一是近视本身又加深了,严格讲这不是回退,查得到眼轴比手术前增加了,凡增加1mm就大约增加度近视,二是手术后当时减少的角膜曲率又增加了一点,这是回退,一般度数比较小。当然视力是否回退还取决于病人术后用眼情况,用眼习惯等有关。
总结:“近视可防可控不可治”,不管哪一个年龄断都有可能近视,所以要注意用眼习惯,尤其是小孩要定期对眼睛进行检查,注意饮食,坚持户外锻炼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