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干眼症角膜染色的区域分布特点

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的眼表疾病,我国发病率为21%-30%,表现为泪膜的稳态失衡,并伴有眼部症状,病因为泪膜的不稳定性和高渗性、眼表炎症和损害、以及神经感觉功能异常。

角膜染色作为一种评估眼表损害的检测手段,在评估干眼症严重程度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探究角膜染色在症状性干眼症临床诊疗的意义,来自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眼科研究与教育中心的JillWoods教授等回顾分析了13个研究和个受试者角膜染色的分布特点,并于年7月将其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OcularSurface》,该杂志影响因子高达9.1分。

1

研究方法

每个研究都使用OSDI评估了干眼症的症状,还评估了五个角膜区域(上,下,鼻,鼻,颞,中央)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价角膜染色采用了三种评分系统,其中两种分0-级(是评估染色的类型与范围及深度),还有一个为0-4级分级:0=无染色或单点状染色;2=表面微点状污点;3=巨形的染色或最小的融合;4=超过一半或更多的区域的染色。对于每个受试者,根据染色程度将右眼的五个角膜区域从等级1到等级5进行排序,其中等级1代表该特定眼睛的最高染色水平(也是最差染色水平),而与实际的染色等级无关。如果角膜内的区域分级均相同,则分配相同的等级编号。

?图1显示了一个示例,在此示例中,下区的染色等级高于所有其他区域,因此将其分配给等级1(即最差染色水平)。鼻和颞区的等级均等,并且都被排在第2级。如果角膜在任何区域均未显示染色,则不会分配等级,因此这些眼睛未包括在按等级报告染色发生率的结果中。

图1.将角膜区域染色等级转换为排序等级数的示例

2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项临床试验,共例患者。其中例为轻度干眼症(OSDI评分13-22),98例为中度(OSDI评分23-32),剩余例为重度(OSDI评分≥33)。

等级1(最差染色等级)的数量和比例如表1及图2所示。所有区域中,下区受累概率最大,染色程度最重。在等级1的区域中,下区共次,占比43%。鼻区排第二,共77次,占比17%。由于每个患者有多个区域可为等级1染色,因此总数量较患者数更高(患者例,等级1区共次)。

图2.各区域表现为等级1(最差染色等级)分布所占患者数百分比(N=例)

为了探讨中心区域和外周区域作为一个整体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的关系,统计了各个区域的某些特定染色级别的发生率(表2)。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仅在外周(不涉及中心区域)出现角膜染色现象的概率远大于仅局限在中心区域的(vs7)。另外,仅有10名受试者出现中心区染色现象而下区无染色,但是相反的情况却有例(表2)。

多区域染色模式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同时有两个区域(N=36)还是三个区域(N=25)出现级别1的染色,下区总是受累概率最大的区域,而中心区域受累很少见。这提示中心区域与外周同时出现染色的概率较低。共有21例患者所有四个外周区域均为级别1染色。

3

讨论

本研究分析了角膜五个区(上区、下区、鼻区、颞区和中心区)的染色情况。结果表明,无论染色仅发生在一个还是多个角膜区域,下区域染色都是整个角膜染色最差的最常见位置。这一发现支持了目前较少文献支持的下区染色可以证明干眼症的观点。

为何下区显示为所有角膜区中最严重和/或最频繁的染色有如下原因:

首先,下区是在眨眼不完全的情况下留下的一个区域。对于过度暴露的眼下表面,不完全眨眼大约是暴露于蒸发持续时间的两倍。其次,其他区域在眨眼运动期间可获得上睑的完全擦拭作用,这有助于重建泪膜,并可能有助于去除角膜表面的毒素。但下部区域的擦拭作用却受到限制,因为下眼睑保持相当静态,几乎没有擦拭作用。由于下眼睑的这种有限运动,更多的眼泪膜碎片和细菌毒素会从眼睑的下缘沿眼睑下缘聚集,特别是在那些干眼症患者中。

本研究所有的患者均为症状性干眼症,但是有例(28.3%)未出现任何角膜染色阳性。这提示角膜染色和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部分患者可能有明显的干眼症状,但是没有明显体征,同时部分患者可能有明显体征,但是无明显症状。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症状性干眼症患者中,下区是最常见也是染色最严重的的区域,并且在中心区未受累的情况下尤为严重。虽然中心区与视觉关系更加密切,但是角膜下区可能与干眼症关系更为密切,因此今后的临床试验中需要将重心放在染色更为严重的角膜下区。

5

编者按

虽然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该病的诊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对干眼症患者角膜染色的区域分布特点的分析,发现了干眼症在角膜染色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通过这些区域差异,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不同区域染色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尤其是针对下区的染色特点,将对今后药物研发及干眼症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WoodsJ,HutchingsN,SrinivasanS,etal.Geographicdistributionofcornealstaininginsymptomaticdryeye.OculSurf.;S-(19)-8.

远大天天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oyutaiisland.net/jbgs/8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