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药核心观点
1.1周专题:“数据、科研、防护等”六维度全面透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疫情起,举国抗之!当下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能将理性、靠谱、科学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大家!所以本周周报将从“疫情数据、科研进展、日常防护、疾病科普、谣言证伪、阅读推荐”等六个维度为投资者全方位透视,理性认知疫情、理性做足日常防护,团结一致,相信我们将在不久的未来战胜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另外,疫情变化较快,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和疫情的迭代认知也将有所更新,我们后续也将随时更新相关信息!
1.1.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发展阶段与数据跟踪?
Q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整体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
年末,一次新型冠状病毒(-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从武汉地区开始蔓延,牵动着万千国人的心,如何看待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发展?
回顾17年前的非典型肺炎的疫情发展:从年11月最开始在广东发现非典患者,到年2月开始北京、香港、越南以及世界各地开始逐渐出现非典病例,到年7月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非典过程基本结束;从对不清楚肺炎病因到中国疾病研究中心错误地认知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原,到钟南山院士牵头的联合攻关组宣布非典不是衣原体感染,而是新型病毒;从年4月前有效性较差的应对到年4医院平地而起,我们对于非典型肺炎的疫情发展经历了从逐渐认知到初步反应、再到全面应对的过程。
梳理眼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展,在疫情暴发时间、传播方式等方面似乎都能够看到17年前SARS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影子,但不同的是,相对于17年前SARS期间的应对与处理,我们认为本次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反应是很及时的,从年12月8日武汉出现第一例不明原因肺炎到目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完成了病原确认、肺炎诊疗、防控指南制定、多部门联防联控、多省市迅速启动I级响应、医院医院等多项应对举措,已经整体进入了全面应对的阶段。
17年前,面对SARS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年4月开始进入全面应对阶段,到年5月北京非典新增病例首现零记录用时大概一个月的时间,通过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感染病例的数据分析,我们认为本次-nCoV的传染性强于SARS,但死亡率低于SARS。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批示下,随着国家卫健委会同相关部门联防联控,全力应对疫情,我们对本次全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充满信心。
Q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如何在数据层面多维度跟踪??1.中国大陆地区的确诊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治愈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与在接受医学观察者情况:年1月29日0至24时,中国大陆地区确诊病例例(西藏首例确诊病例),新增重症病例例,新增死亡病例38例(湖北37例、四川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1例,新增疑似病例例。截至年1月29日24时,中国大陆地区累计确诊病例例,现有重症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共有疑似病例例。目前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人,共有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5例:香港特别行政区10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例、台湾地区8例。此外,经我们测算,目前-nCoV于大陆地区的感染率、重症率、死亡率、治愈率、疑似感染率、接受观察率分别为8.7%(相对稳定)、17.8%(下降趋势)、2.2%(整体下降趋势)、1.6%(整体下降趋势)、13.7%(相对稳定)、92.4%(相对稳定)
2.中国大陆地区的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与在接受医学观察者的分布情况年1月29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例。全省新增死亡37例,新增出院10例。截至年1月29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例,已治愈出院90例,死亡例。目前仍在院治疗例(其中:重症例、危重症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人。从中国大陆地区病例占比来看,湖北地区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占比均在60%左右,相对稳定。湖北地区累计密切接触者、在接受医学观察者占比均在30%左右,相对稳定。3.中国大陆不同地区-nCoV感染率、死亡率与治愈率情况
截至年1月29日24时,中国大陆地区、湖北地区、非湖北地区的-nCoV感染率分别为8.7%、15.9%、5.2%左右,均保持相对稳定;中国大陆地区、湖北地区、非湖北地区的-nCoV死亡率分别为2.2%、3.5%、0.3%左右,均保持相对稳定;中国大陆地区、湖北地区、非湖北地区的-nCoV治愈率分别为1.6%、2.0%、1.1%左右,均保持相对稳定。
4.中国大陆地区各省份-nCoV病例详细分布情况(截至年1月30日14时)1.1.2科研界对新冠病毒的研究进展如何?Q3:目前科研界对新冠病毒的认知研究进展如何了?自疫情爆发以来,科研界迅速反应,展开多项研究。虽然目前对病毒的来源、传播能力、治疗方法等都无法定论,但为我们迅速地提供了对病毒的初步认知,并不断进行认知迭代。
Q4:是否已经得到病毒毒种及其序列?我国已成功分离病毒毒种,多组测序序列已公开。冠状病毒是具外套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此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如日冕般外围的冠状,因此得名。此前已知6种人类冠状病毒,包括SARS-CoV、MERS-CoV等,此次武汉发现的-nCoV是第7种。年1月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就成功分离出了我国第一株从环境样本中分离的-nCoV毒种。目前,国内外已有多个实验室对感染者的菌株进行了测序,并公开了序列。
Q5:此次病毒感染的关键分子是什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2可能是此次病毒感染的关键分子。年1月21日,由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医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作的研究成果被发表在SCIENCECHINALifeSciences上,研究显示-nCoV的刺突(S)蛋白与SARS-CoV的S蛋白结构相似,也可通过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分子相互作用,从而感染宿主的上皮细胞。年,ACE2即被鉴定为SARS-CoV的功能性受体,其也可能是此次病毒感染的关键分子。Q6:氨溴索作为可能可行的治疗方案是否有科学依据?氨溴索有望考虑最先在临床治疗中观察。针对ACE2分子,科研人员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药靶筛选系统,重点针对种已上市药物以及种中药提取物进行了药物筛选,发现多种潜在的ACE2结合剂,有望用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其中,氨溴索毒副作用较低,还是一种呼吸科常用药物,有望考虑最先在临床治疗中观察。ACE2受体的表达主要集中在肺内一小群II型肺泡上皮细胞(AT2)上,阻断病毒用于感染人体的受体可能是一种治疗的方法。年1月26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在bioRxiv上发布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对ACE2的认知,ACE2受体的表达主要集中在肺内一小群II型肺泡上皮细胞(AT2)上,约占所有AT2细胞数量的1%左右。这群对病毒易感的AT2细胞不仅表达病毒受体,还高表达其它二十多个与病毒复制和传播密切相关的基因,说明其很可能正是冠状病毒感染的靶细胞,阻断病毒用于感染人体的受体可能会是一种治疗的方法。Q7:用抗艾滋病药物治疗靠谱吗?目前,多项关于抗艾滋病药物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正在展开,有个别病例显示了此项疗法的有效性,但具体疗效数据需以临床研究数据公布为准。国内已有多家研究机构开展了抗艾滋药物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1月23日,医院注册展开评价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和干扰素-a2b联合治疗-nCoV感染住院患者的的研究,中国卫健委等机构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也推荐试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1月26日,医院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发表文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基于既往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的快速系统评价》,提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可以作为一种试验性疗法用于-nCoV肺炎(尤其是新发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1月29日,深圳市卫健委主任罗乐宣表示已启动抗艾滋病药物克力芝和法匹拉韦用于新冠肺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克力芝适用于与其它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联合用药,治疗HIV-1感染,法匹拉韦则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抗艾滋药物对于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疗效存在争议: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RalphBaric等研究人员利用小鼠模型上研究发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对HIV有效是因为这类病毒对它们敏感,相比之下,冠状病毒并不敏感。(全文标题为《Comparativetherapeuticefficacyofremdesivirand